内功、散打与古今搏击
金刚武馆馆长张恩平先生经多年的探索、研究,把内功、散打与古今搏击珠联璧合创出了适合现今武术爱好者练习的一套功法。
内功:内功的力度、速度、硬度与其他功法的练习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他功法练力时会影响速度,练速度时又影响了力度和硬度。而浑圆内功能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练习,而互不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力度:人在年轻时本身精力就旺盛,若在科学的形体锻炼下加之食物的营养,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把力量练大,但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就会随之下降;而功力(内力、内劲)却是在静养和长期极慢的运动下练出来的,如若从年轻练起,且不间断,功力只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增强、增大。却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弱。王安平先生曾在《修真心语》中提到“力量就是武,经验就是术”。可见力量对武术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求力量呢?桩功是求取功力的最佳途径。通过桩功的训练即可获得高深的能量(也就是功力、内力),可以让你抬手击人。
速度:有了功力再加上速度这才是打法的完整统一。只有功力而没有速度,发出的力就不理想,可能未击中对方,对方已躲闪开,使你处于被动的局面,而遭受对方的攻击。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攻击对方,就会使对方措手不及,瞬间丧失战斗力。相信武术爱好者只要将力与速度科学的统一起来,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硬度:就是指身体骨质的坚实,皮肉的反弹性。在搏击时大部分人都害怕对方的拳脚打着自己,影响自己的发挥。大家都知道泰拳,泰拳的选手身体硬度就相当高,所以他可以在搏击中无所顾忌的进攻对方,即使被对方的拳脚打在身上也不会带来大的伤害,相反泰拳选手的硬度却可以给对方带来极大的伤害,但泰拳高手的寿命却很短。通过本功法的硬度训练,学员不像泰拳那样僵硬,看上去或触摸都与常人没什么两样,但抗击能力特强,并能延长寿命。到了高层次,对方打过来的功力不但不起作用,还能把对方反弹出去。
散打:动作简单、直接,掌握好最佳的火候进行攻击。散手运动是攻、防格斗的技术动作的表现,它是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进行攻防性的实战演练。
古今搏击:它是集过去与现今所有搏击术之精华,攻防俱全。是多种搏击术所融合炼就的精华,当有人问你:什么是最好的功夫?你可以说:最直接、最简单、最全面,不违背生命运动,还符合自然规律的功夫,就是好功夫。
内功:硬度、速度、力度,功力训练特快。散打:直接、简单、全面,见效特快古今搏击:防护性强。所以作为真正的习武者必须科学的将三者的特点融会贯通、珠联璧合,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