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后,给我最多思考的是日本拳手的事,不是他打的多好,而是亲身亲历的把经验带回日本,要知道,这样的拳手,或者说“背包客”在泰国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其实才是泰拳的真正传播者,而国内,还很少有人这样做,不过目前来泰国做职业拳手的中国人开始出现,我想,只要坚持,总会有转机的,阿嵩在上台之前一直有一个拳场的工作人员笑着看着他,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饺子耳很明显,从阿嵩上台到比赛结束,一直都以一种微笑的眼神看着我们,也许在他的眼里,再强的拳手也是个孩子,被这个拳场包容的孩子,因为泰拳,我们聚在一起。。。。。
回学校以后我继续独自训练着,脑子里更加认清自己的实力,认真学习,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这期间常跟我实战的那个小子回来过一次,由于他准备要完成技校的毕业考试,所以很少回来了,我们进行了一次拳击实战,很欣慰的是,我采用游斗战术打中他眼睛一次,但是自己消耗的体力很大,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打拳”他说“不知道,小时候怕欺负,就很想练泰拳,也喜欢看,小时候我所在的朋友圈子是最厉害的,没有谁敢来找麻烦,因为大家都练拳。后来慢慢长大了,打架也就不在用拳头或者兵器了,而是手枪,但是我还是保留着这个爱好,因为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泰国的黑枪一直比较泛滥,当代的泰国青少年也比较好斗,我在的校区就发生过因为三角恋产生的枪击案,这个小子还告诉我一些他以前用泰拳参与街斗的实例,一次放学,他独自一人在学校停车处(摩托车)被本校的混混围着,大概有15,6个左右,由于还属于学校的范围,所以大家都没有拿任何武器(因为泰国学校对于处理持械的斗殴事件从来不手软,一经发现,绝对开除),对方在几句商量以后,马上开始发动进攻,他立马展开还击,不断移动出拳阻截,移动低扫,如果被抓住立马施展肘膝,对方很多人都没有好好练过泰拳,所以一开始很难彻底打跨他,他靠这种战术,支撑了有一点时间以后也倒下了,但是换来的结果是有5个人陪他一起住院。。。。
我就很好奇的问他“你到底有没有学过古泰拳?”他笑了下,说“其实我小的时候,我老爸送我去跟一个退休的老警察学过泰拳,当时他教我的很多技术就不是擂台上用的,当然都是些比较出奇的打法,那个老警察带着很多年轻人训练,左眼不太看得见东西,听说是抓捕犯人的时候遇上交火抵抗弄的,当时我们无论怎么进攻他,他都有办法破解,贴身以后就完全贴住你的身体,让你有力出不来,每次把你摔到在地上以后就看着你,然后说:你到底行不行?”
听他说完,我想起了很多中国跤师父,没多少力,但是都很清楚你要怎么发力和技术动作,所以都能提前预见你的动作,所以能赢很多年轻人,那么泰拳也是,年纪大了,靠着经验,是可以短时间支持自己作战的。所以他说,只要自己经常打,一直打得多,身体的记忆是在的,打斗的时候可以按照技艺来,所以说他不怎么练一样比较习惯打就是这样,因为最后靠的还是实战的嗅觉。
他还说,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以前泰国人是不教的,因为不会一天到晚都在打拳,以前泰国人教拳,不管是谁,说了你就得完成训练,做不到就马上离开,而现在泰拳繁盛了,训练量被弱化,商业化多,老外们才慢慢的来“体验”泰拳,其实这种说法我不止一次从泰国人的口中听到,基本上都是反映如今的泰拳界水平没有以前了,70,80年代的拳手都是精华,那时候能成为一名去到曼谷两大拳场比赛的拳手简直就是一种无上荣耀,重大比赛还会有王室成员来观战,当时一些很经典的泰拳技术都在擂台上多次使用,而如今的泰拳手大都是拳馆有条件的,愿意出钱多的,都可以去两大拳场比赛,除了少部分保证实力的名额,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化了。不可否认,这样做确实让很多泰拳手退役后有了更多的路子,但是对于泰拳技术,也是一种损失,但是每个泰拳手和教练心中,对于古泰拳,都是非常崇敬的,而对于古泰拳和擂台泰拳的概念也分得很清楚,这是我一直以来最认同的一点,也许泰拳生长的环境相对我们国内来说,“清纯”很多。
在这个学年快结束的2月份,有一天我独自在拳馆里打着沙袋,突然看见门口开来几辆摩托车,随即走下来3个人,其中一个很面熟了,正是那个在伦批尼打过比赛的学长,而身边的两个人都没见过,但是明显的民工打扮,我就没有太在意,跟学长打个招呼以后我就继续练习自己的,而他们接下来的活动立马让我停止下来了,他们不是来做别的,而是来训练的!
其中一个民工打扮的成年男子虽然穿得很破旧,但是那狼一般的眼神人我觉得很不一般,脸庞消瘦,但是整个人给人感觉非常精神,一般人没有的那种精神劲,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个职业泰拳教练,而那学长和另外一个人则是即将参赛的拳手。那个职业教练看了我一眼,就没有在意了,而是开始他们的训练,那个学长的扫踢这些我已经见识过,而另外一个职业拳手的扫踢是那种把整个身体荡起来的扫踢,看上去重心有点不稳定,实际上是通过这种重心的过渡把扫踢的力量转换到击打点上去,看他打靶就有种感觉“不倒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