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广州泰拳武术俱乐部)
拳法步法之间的协调训练
初学拳法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感觉,原地打空击和打靶打沙袋都很快很有力,录个视频一看,绝对象模象样,颇有泰森也就那么回事的感觉。但是一动起来,拳法的速度力量就大打折扣,尤其打实战更是急人,移动到位再打吧,对手跑远了,边动边打吧,平时的重拳落到对手身上又变成了按摩,实在令人头疼。
上面的问题关键在于拳步法的协同,只有拳法和步法高度协调,才可能在移动中打出连续的快拳和重拳。中国传统武术虽然注重下盘稳固,不象现在搏击那样蹦跳移动,但也有“拳到步也到,打上如蒿草”的说法,所谓“拳到步也到”就是指的拳步法的高度统一,不但调节距离,更能充分调动身体的重量参与攻击,打出爆发性的一击。
拳步法协同可分为两大类:单边协同与交叉协同。
单边协同简单的说就是出哪只手就动哪条腿,交叉协同就是出左手动右腿,手脚相反。
基础练习:
1,正向站立,双手屈于胸前成格斗式,原地小步跑,跟着小步跑的节奏连续出拳,一步一拳,要求手脚节奏完全同步,暂时不用管左右。
2,单边协同:在第一步练习基础上节奏速度不变,有意识地控制手脚,左脚抬起时出左拳,右脚抬起时出右拳。
3,交叉协同:左脚抬起时出右拳,右脚抬起时出左拳,其余同上。
刚开始如果速度较快难以配合协调,可以减慢速度或者把小步跑换成高抬腿,熟练后再加快速度,关键点就是四个字:手脚同步。
一步一拳和两拳练习:
一步一拳或两拳(根据步法确定)是拳击中最基础的拳步法配合技术,但再高级的技术无非也就是基础技术的组合与叠加,把基础打扎实了,所谓的高级技术在你眼里也就不再神秘,稍加练习即可掌握。这一步练习先以空击为主,空击动作完全熟练后可以配合打靶练习。
1,单边协同:
前滑步一步两拳单边协同:格斗式开始,用前滑步向前移动,前脚向前滑动时打前手拳,后脚跟进时打后手拳。可以先用左右直拳配合步法进行练习,熟练后可以在此基础上换用其他拳法。
上步一步一拳单边协同:格斗式开始,连续上步向前移动,上左脚打左拳,上右脚打右拳,先用直拳进行练习,熟练后换用其他拳法练习。
2,交叉协同:
前滑步一步两拳交叉协同:格斗式开始,用前滑步向前移动,前脚向前滑动时打后手拳,后脚跟进时打前手拳。
上步一步一拳交叉协同:格斗式开始,连续上步向前移动,上左脚打右拳,上右脚打左拳。
一步一拳和一步两拳叠加组合训练:
一步一拳和一步两拳是拳步法配合的基础,在实战中也可以用于突然缩短双方的距离对对手进行主动攻击,但如果对手也步法灵活连续移动,仅靠一步两拳就不够用了,你也需要更多次数的拳步法组合来完成跟进打击。
这一步训练没有什么固定套路,就是把上面的两种拳步法配合四种协同方式任选两种进行组合训练,两种熟练后增加成三种,直到可以任意地自由组合,在拳步法协同的大原则下再变换不同拳法进行练习。
到那时你可以发现不但步法能跟上对手了,单手的连续攻击甚至连续重拳也在不经意之间就打出来了。你也就可以明白“最高深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这句话的含义了。
泰拳近身搏击攻略近身搏击体现了泰拳拳法,肘法、与膝法的凶悍,短促而干净利落,在泰比赛擂台上防不胜防。
职业泰拳在平时常态化的训练中,近身搏击术主要体现在内围缠抱中,拳、肘、膝的变化出招因人而异,实有神出鬼没之感。
想要撑控泰拳近身搏击距离非常巧妙,中远距离的佯攻主显得非常必要了,几种不同的手段的策略可以进人近身泰拳搏击距离:
1.后发先制,趁对方试探性进攻的一瞬间,迎击进入近身泰拳搏击距离。
2.以声东击西之举主动佯攻、调动对方的防御性反击或闪躲,快速进入近身泰拳搏击内围距离,以拳、肘、膝组合攻击之。
职业泰拳训练的8项训练八臂泰拳8项训练法(只作纲要,系统训练因人因时因环境而定。):
1、热身(跑步、跳绳、跳轮胎、爬楼梯等);
2、空击(泰拳八臂的技术运动击影训练);
3、拉伸(全身关节舒展准备运动);
4、沙袋(技术运动沙袋重击训练);
5、打靶(移动靶技术指导与训练、规范性训练);
6、对练(模拟实战反应训练:拳法反应训练、腿法提膝格挡硬
度反应训练、泰拳综合技术训练);
7、缠抱(泰拳内围战术训练);
8、整体素质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冲刺等)
泰拳训练中的平衡力提高平衡力,力争收发自如
攻击是讲效率的,有效的打击与后续连绵不绝的攻击,对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要求甚高,搏击的高境界最终归结两个字“松”与“紧”
“松”即是在人体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反应是最快的,速度才能产生暴发与穿透力;
“紧”即是在攻击到目标的一瞬间骤紧一处(不是全身,而是攻击使用的部位),紧才能将暴发与穿透力施展无余。
“松”与“紧”的转换过程如同太极“阴”与“阳”的转换过程。至松才能更紧。要提高身体的平衡力,使攻击收发自如,松与紧的转换就是其根本,把握住了根本,一切皆轻松自如了。然而,松与紧是一个极限的表现形式,非至松与至紧都会在身体的平衡与协调性表现出来,除了训练过程中心态不断的调整,我们不结合一些辅助的训练方法来使其提高:
跳绳:强化小腿的暴发力,跟随DISCO音乐的节奏,始终面带微笑地跳绳,在跳绳的过程中做各种化样式跳法,心态得到了调节,手脚的转换协调了会自己灵便;
跳轮胎:增强腾空的平衡力;前脚掌着轮胎边缘,充分应用各种步法在方寸轮胎上游走跳跃,感受高低变化中身体的随之摇摆,提高不平衡中的心理反应,克服不平使之渐平。
再则,身体的平衡主要靠的是身体整体的协调,平时多练习空击可以养成“假想”中打到即收的条件反射。对平衡也是非常有用的。
初学者如何进行泰拳肘击的训练?肘砸膝顶是泰拳最凶悍的搏击技,高手对绝,谈肘色变!泰拳肘击势如破竹,因肘是人体关节中超坚硬的部位,泰拳就是得用这点以最强的部位攻击对手最薄弱的部位,肘击中以肘尖(即鹰嘴)杀伤力最大。
初学泰拳,杀伤力大且行之有效的肘的肘击训练方法:
肘关节是人体非常少用的关节,固其灵活性训练是首要环节,在进行泰拳肘击训练前,可先让泰拳训练者跪坐软垫之势,单手掌撑地,另一手举过头顶顺势从外而内的曲肘下砸软垫,左右交替,强化肘尖的硬和肘部的灵活度,30次/组,2~3组让肘关节红但不要过于有疼痛之感为宜,慢慢量化,形成质的变化,这样,练出的下砸肘杀伤力增大,让肘击发挥最大的穿透力。
泰拳综合实战技法泰拳综合实战技法是在泰拳基本技法基础上,拳手结合自身的特点、优势、喜好以及实用性演变而产生的。每个拳手所使用的泰拳技法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因而综合实战技法变有限为无限了。
1,万变不离其中,即“松”是准备接招,身体在放松状态上速度、力度可发挥到极致;
2,“紧”是防守与攻击,在接触目的的一瞬间将力发一点紧可产生最大打击力,当对方打击我方格挡时紧可产生超强的抗击打力。
3,“闪”是躲避对手凌厉攻击,避实就虚,避重就轻。
4,“格”是用自己的坚硬部位格挡自己的要害部位。
5,“发”是主动出击进攻对手。
这就形成了泰拳综合实战技法,融会贯通后靠纯熟的泰拳技术方可将泰拳技法灵活应用。
缠绷带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之法:
泰拳缠绷带效果图
1,将绷带圈一头套在大拇指上;
2,从上往下先在拳平面上缠数圈(通常三圈,根据绷带的长短可多缠几圈);
3,然后在手腕上固定一圈或多圈;
4,再从上往下缠大拇指后固定在手腕上面一圈或多圈;
5,依次从上往下缠食指经虎口后固定在手腕上面一圈或多圈;
6,中指、无名指与第5步一样;
7,最后将剩下的绷带缠在手腕下面(小指不需要缠,缠完后手心有一个空隙便于握拳)!
防守的完美化身,"提膝隔挡"的作用为什么泰拳面对扫踢的方式别具一格,堪称为防守的完美化身?下面来具体讲解:提膝隔挡的作用!
首先要认识到,最容易遭受对手的重击之后丧失活动能力的弱点在哪些地方,这样可以更好的接受和领会泰拳防守的真谛。人身遭受重击之后丧失活动能力的弱点主要区分为三大块,头部,腹部,大腿!
大腿部位显然是一个弱点,因为他是从腹股沟下到腿肚直至足趾为止的易受伤的防线的一部分。一旦受到重击将可能丧失活动能力。
腹部部位显然是一个弱点,胸腔是由胸骨和肋骨组成的。肋骨的作用就像一个框架保护着胸腔内部的器官。而胸骨则保护着人体内脏内最重要的一个器官,那就是心脏。腹部还有肺部,胃部,肝脏,肾脏,这些内脏任何一个受到重击,都将会丧失活动能力。如果腹部肌肉得到了系统,有效的锻炼的话,那么结实的腹肌就可以对这些重要器官起到保护作用。但也不是万能的,所以最好还是能防到最好!
头部部位显然是一个弱点,保护头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旦遭受重击将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我们都认识到人身的弱点之后,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明白,防守和重点和要点放在哪里!提膝隔挡的作用在哪?提膝隔挡完美的保护了所有弱点部位!一提膝马上就为大腿与腹部提供了坚固的防守封锁线,而手一直都护在头部,无论对方的扫踢多么锋利也无法攻破!而且很有可能给对手造成重击!
提膝隔挡的要领:
第一点要领:以人两目之间鼻为直线画分一条直线,提膝不是垂直上提,因该与直线成35度至45度之间,为什么要这样?第一点原理是要以人体最硬的部位胫骨去抵挡对方的扫踢,很有可能给对方造成腿部重击。第二点原理,只有形成角度,才不会被踢到大腿与身体主干,有效的保护了大腿与内脏!第三点原理,有效的缩短了腿与手臂的距离,以胫骨与手臂构成了完美的封锁线!
第二点要领:提膝隔挡是胫骨与手臂构成了完美的封锁线,膝与肘的结合点要注意肘要放在膝的外侧,而不是内侧,人的手臂力量不可能抵挡踢的力量,放在膝的外侧,当踢在手臂上的时候,腿与承受了一定的力量,如此一来化解了手臂力量的不足,完美的构造了无法功破的封锁线!
第三点要领:手一定要护头不可动,如果没有护头,那前面二个要领也就白构成啦,护头是重中之重,所以在构成封锁线的同时,别忘了手在保护头部,让高踢也伤害不到,所以在构成坚固的封锁线的时候,腰要稍微弯曲一点收腹,缩短提膝时,膝与肘的距离!
掌握了以上三点要领,面对任何侧面进攻的踢腿都能完美化解,让对方无法对你构成伤害!
这就是泰拳提膝隔挡的完美之处!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遇到你这样的坚固防守,他是无计可施,踢得越多,越会给他自己造成伤害!很有可能骨折,或受伤移动不便,给你带来了胜利曙光!
泰拳基本正蹬训练技法:
正蹬(有左右之分),以左脚为例:
1,格斗式站立(左脚在前),前脚掌着地(像弹簧一触即发);
2,腹微收,顺胯直线以前脚掌攻击腹部高度;
3,腰带动腿原路线收回,左脚仍放在前面。
注意事项:
1,正蹬非腿与脚力,而是整体发力,主以腰力将攻击力点送到前脚掌;
2,练习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攻击目标要有穿透之感,切不要攻击完后自己移动位置。
基本练习方法:
A,以点地的方式连环正蹬一点,50次/组,可单边做3~5组,然后换脚练习;
B,双脚前脚掌垫起进行移动靶位左右交替的正蹬组合练习,这样对穿透力与身体的平衡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