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连小孩都认得出来。
武术是什么?恐怕连专家都未必能正确解答。
纵观人们对武术的各种定论或观点,可谓众说纷纭,各有道理,差异来人们从各自角度和立场认识、判断,自然就会以偏概全,各执己见,以致无法取得对武术的共同认识。虽然人们不再顾忌意识形态的条框,但是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势力,使人们难以摆脱近代才产生的固有的习惯思维模式,也难以建立新的,但却是古老的、曾经被摧毁的模式。
有关对武术的定义,我有几点思考:
1、武术有“多种形式”吗?
何为“多种形式”?《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的定义: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也就是说,套路和格斗运动运用了技击动作,成为武术的两个(或更多)运动形式。它们在武术的范畴内,关系和地位是对等的。以中国武术的现状为例,套路与散打,与健身等运动项目,虽然它们都在表达同一种技击内容,但又各自为政,互不关连。
“多种形式”的定义肢解了武术的完整性。康戈武先生在《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一书中写道:
“由于两者的运动形式不同(技击与套路),比赛方法不同,动作技法也有很多差异”。
本来套路和格斗运动是“有助于相互促进、补充技击技能的全面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事实上,从攻防意识,支配动作的意识,动作形式等方面,两者之间分离越趋。
武术的技击和套路分类的定义,实质是分割了武术的整体性,陷入西方体育分类、组合的模式,抛弃了中华武术的整体合一理念,因此不能为武术作出正确的定位。
我认为,武术是一体的。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制胜之道是灵魂,一切形式和功能由此而生。
几千年的武术承传中,前人为了“制胜”的目的,寻找各种方法,形式便应感而生,使之形成了中华武术。
武术形式如同人体的四肢百骸,没有灵魂,形式便无从而生,即便有形式,也是没有生命的行尸走肉。而现代技击,套路,养生等体育运动统称的武术,各自为政,更像是四肢不能自主的精神病患者。
脱离套路、功法、拳术法理的散打运动,只是类同与世界其他的竞技格斗运动;脱离技击技能锻炼目的竞赛套路,只是武术体操;这些都属西方体育运动范畴,不是中华武术
2、“唯技击论”的反思
“唯技击论”在三十年前就一直受批判。以前不能接受它的原因,无非是武术不单是一项技击格斗运动,更是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武术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大,武术更应该以体育和娱乐为主。
我认为,技击是武术的唯一生命体。前人在对技击格斗规律的总结,创编出来的套路、功法,能够在格斗技能,在技、战术上指导竞技,甚至战争,更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制胜哲学“。只有在”技击”这个生命体中产生出来的表象,才可以真正展现武术的精湛,哲理的深邃,艺术的美和性命双修的实质意义。
3、中华武术是“道学”,不是“术”!
真正的中华武术不是“方术”,而是“武学”,是“武道”。
庄子在《说剑》中讲述了三把剑,把中华武术的文化性与直接的技击分区别开来。他的三把剑分别是“天子剑”,“诸侯剑”和“庶人剑”。
天子剑是顺应天地的致胜之道,诸侯剑是整体调动能量的致胜之理,庶人剑只是直接杀戮的个人本领。
中华武术总不至于沦落为庶人剑吧?
“道”与“术”在哲理和技法是有区别的。
武术源于格斗行为,因为有了拳理和对技击技术概括性的套路形式,以及培养技击技能的功法,才区别于一般的格斗运动,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武术文化。相反,如拳击,泰拳,跆拳道等格斗竞技运动,重于术,轻于理,因此不能与武术相提并论。
大凡体育竞技,所做的一切只为取胜。为了取胜,必须忽略许多也许某阶段不实用的技法。譬如泰拳的转身劈肘,曾经是十分常用的KO技法,50年代,大量拳击技术融入,造成这种肘法无法施展,以致在拳赛中一度消失,甚至泰拳管理者重金悬赏鼓励拳手也没取得成效。最近,欧洲有些名气不大的拳手使用了这种肘法,居然连连KO职业泰拳高手,可见此一时彼一时,消失了的技法不见得不实用。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技法在格斗竞技中是千变万化的,是无常的。什么是恒久不变的东西?是拳理,是培养这种动力系统的功法,是一些经典技法的范例。这些,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流芳千古的文化瑰宝。
传统武术继承了中华武术文化的精髓。创造各个拳术种类的先辈们,是对技击格斗的规律的独自见解和文化性的总结,因此有各自不同的技击法理和锻炼方式。也许某些拳理和方法有局限性,但它总能适合某些人进行锻炼,启发某些人在技击格斗上,甚至人生上的修炼。因此,只要留存于世的拳种,必有它的优点。
中华武术必须是按照各种拳术的法理,在功法,套路,散手中获取技击格斗技能。一旦把这种技能转换成拳击,自由搏击或综合格斗等种种赛制上,都有技、战术上的指导作用,这才是中华武术应有的价值。
中华武术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群个体,如同人类就是整体意义上的人,但每个人都不一样。
4、传统与现代武术套路的区别
武术的套路形式自古由来,它以增长技击技能为目的,真正的传统武术套路有三种要素:
1:总结、储存武术“技击”的方法和经验,这种经验是在对中华文化融会贯通上觉悟出来的“道”,是以武悟道的结果。2:对攻防组合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力量分配能力等方面有锻炼意义。
3:有模拟技、战术训练的功能。
现代武术套路,淡化了技击性能,以形体抒发技击格斗的情绪,满足了人们的武术虚幻情结,实质就是“武舞”。因为缺乏实战经验,现代武术从业者编造出来的套路无根无底,不知所谓,这样的武术对承前启后毫无意义。
现代武术套路运动已经不属于武术,一旦让它进入奥运会,成为武术的主体,传统武术便更难为后人接受,中华武术将会异变。
我希望,严肃认真的武术工作者,尽快从规范传统武术入手,把套路,实战等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恢复武术的本来面目。
5、现代武术的困境和出路
武术竞赛套路运动的发展相当专业化,它正面临进入奥运会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与影响力。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它非武术的一面。举个例子:本来我们的目的地是珠目朗玛峰,结果千辛万苦登上了另一个山头,此刻,决不能说已经到达目的地吧?
是忍痛割爱,从头再来?还是将错就错?这是难以取舍的难题。
如果不在体育竞赛运动方面纠缠,其实我们无须否定现代竞技武术。
因为散打,竞赛套路,健身功法等形式,是在西方体育模式下建立的,本来就不是中华武术,因此中华武术没必要陷入圈套,自找麻烦。
中华武术必须站在“道学”的高度,独善其身。
体育,竞赛武术仅仅是派生出来的另类,如此分清界线,才好为武术作出正确定义。
6、我对武术的定义:
武术是中华民族总结技击格斗行为的文化,其格斗、套路、功法等形式和内容是为培养技击技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武术锻炼,能够产生以武悟道,强身、格斗和体育竞技等功效。
星途网业务:广告,名人代言,商演,体育用品,保镖,拳馆拳赛策划,推广!人才吸收和推介!敬请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