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和坐馆胡须坤一介武夫的憋屈江湖,晚

引子:

唇上一撮小胡子,是他的招牌形象,人送绰号“胡须坤”,他与十四K传奇教父“胡须勇”并称香港“江湖双子星”。

“胡须坤”拳脚威猛,功夫过人,话不多说,就是干,是当年胜和最彪悍的红棍打仔,深得“社团第一老顶”国龙与“胜和太上皇”国华赏识,与“胜和兵库”掌门人“傻福”、“傻泽”兄弟惺惺相惜。

盛名之下出任胜和坐馆,由于不够圆滑,三天两头被阿SIR找上门,坐馆七个月有四个月都在“喝茶”,一气之下提前退休,跑到某洗浴中心“养老”。

当上老大“高处不胜寒”,一介武夫被折腾到告别江湖,“胡须坤”也被称为史上最憋屈坐馆。

且看“胡须坤”一路摸爬滚打,上位下台的江湖往事。

一、

“胡须坤”原名向震坤,年生于港岛东区一个普通家庭。“胡须坤”祖籍广东阳江,父母早年逃难来港,一家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

“胡须坤”从小内向,不爱说话,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学,期盼孩子长大能进写字楼、坐办公室。“胡须坤”小时候的生活中规中矩,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转眼就成了一名中学生。

又到交学费的时候,母亲将一沓汗渍的港币包进手帕,小心塞进“胡须坤”的口袋。出门前“胡须坤”数了数,发现母亲多给了一块钱,一路小跑进便利店买了个冰激凌,啧啧舔着开心极了。突然面前闪出几个杀马特造型的古惑仔。

“还吃冰激凌,挺有钱嘛!”为首的古惑仔一脸坏笑,将冰激凌夺过来一把摔在地上,“胡须坤”吓地浑身打哆嗦。古惑仔见状愈加嚣张,直接将手伸进“胡须坤”口袋,翻出荷包将钱都掏走,然后脚踩荷包啐了两口,再奉上一顿拳打脚踢,扬长而去。

“胡须坤”抹抹眼泪,去学校也不是,回家也不是,在街边站了好久。

二、

“你家孩子没交学费,怎么回事?”老师的电话让父亲暴怒,父亲叫来“胡须坤”站墙角。

“就知道抹眼泪,能有点儿出息吗?!”问不出个所以然的父亲,对“胡须坤”又是一顿暴揍。这次“胡须坤”没哭,扛着背包出门去了一间拳馆。

“胡须坤”练拳比别人都卖力,抱着沙袋发泄着所有的不服和委屈,打实战从来不挑对手、不怕受多少伤,跑步练体能的身影,穿过维港的晨雾晚灯和半山的樱花枫叶,几年后,出落成一个矫健威猛的泰拳小子,英姿飒爽地行走在香港街头。

教练也挺欣赏“胡须坤”,把他介绍给一位富商做保镖,谁料还不到两年,富商便生意破产,“胡须坤”也跟着失业了。垂头丧气地走在大角咀街头,忽然碰见一个大佬模样的光头男子,带着两个古惑仔冲进一家麻雀馆闹事。

“胡须坤”并不喜欢行侠仗义,可行侠仗义正好能帮他发泄不爽。追进来的“胡须坤”背着手挡在光头佬前面。

“少管闲事,找死啊!”满脸横肉、一身戾气的光头佬猛地去推“胡须坤”。没等大佬出手,“胡须坤”一个后撤步,暴起正蹬腿直接将光头佬踹倒在地,身旁两个古惑仔发疯一般扑过来,电光火石间,“胡须坤”凌厉直拳将其中一个打得原地冒金星,再出击腹拳将另一个打得跪地哭嚎,光头男从地上坐起,摸摸胸、搓搓手,从腰间掏出一把寒光锃亮的玩意儿,“胡须坤”一个轻灵的变线踢,将光头佬手中匕首扫落在地,然后原地飞膝,摁住光头佬脖颈,重重撞在对方身上,伴随一声脆响,光头佬瞬间丧失战斗力。

“兄弟辛苦了!快快备上好酒好菜,我要好好感谢恩人!”麻雀馆老板冲出来,握着“胡须坤”双手感激不尽。

三、

经此一役,“胡须坤”声名鹊起。

“胡须坤”击败的是某社团的红棍打仔,此人在江湖上颇负盛名,“胡须坤”轻描淡写就打断对方三根肋骨。

原来麻雀馆老板是有胜和背景的江湖中人,随后给“胡须坤”介绍了一些看场生意。凭借一手过硬的拳脚,“胡须坤”逐渐在江湖上打出名堂,两位胜和超级元老,有“社团第一老顶”之称的甄国龙和有“胜和太上皇”之称的黎国华都对他青睐有加,“胡须坤”也被破格提拔为红棍,手下聚起一帮小弟马仔,后来的“翻版大王”跛手英,也是在这个时候拜入“胡须坤”门下。

活跃在大角咀地区的“胡须坤”,将当地的青楼、赌档、酒吧看场尽数收入囊中,自己也开了十多家赌档,巅峰期手下马仔近千人,人称“大角咀小霸王”,在江湖上威名赫赫。“胡须坤”与活跃在荃湾一带,同样喜欢拳脚、功夫了得的“傻福”、“傻泽”走得很近,惺惺相惜、亲如兄弟。

转眼,时间到了年,命运又向“胡须坤”投来橄榄枝。“胡须坤”以一介武夫之身,出人意料地成为社团最高办事人--当选胜和坐馆。

四、

02年坐馆换届,博士坐馆“诉苦森”和搭档“山顶标”下台,原本在帮内最有威望的“双鹰青”是大热人选,可惜在不久前犯事着草,跑到了深圳河北岸。

话说人称“胜和校长”、“社团郑伊健”的“双鹰青”,与同样出身荃湾的“傻福”、“傻泽”兄弟并不咬弦,双方一直互相较劲要争个高下。“双鹰青”名气大,“傻福”、“傻泽”实力强,有“胜和兵库”之称的“荃湾线”一直牢牢掌握在“傻福”兄弟手中,手下“五大天王”个个是江湖上叫响名号的枭雄,“傻福”兄弟都不喜欢抛头露面,偏爱以幕后摄政王的身份操控社团事务。

虽然“双鹰青”当不了坐馆,“傻福”兄弟却担心“双鹰青”扶植亲信上位,为免夜长梦多,“傻福”兄弟鼎力支持“胡须坤”参选坐馆,而两大超级元老“国龙”、“国华”对“胡须坤”也印象不错,与另一胜和元老“尤伯”喝茶开会,大家一合计,这届的坐馆就是“胡须坤”了。

居然没有人表示异议,没遇到竞争对手的“胡须坤”,在众人掌声喝彩里就任坐馆,与他搭档的副手,是有“上水皇帝”之称的“白头仔”,是个老谋深算的“老江湖”。

宴席连摆数天,道贺接踵而至,说“胡须坤”是众望所归,与“白头仔”一武一文,简直天作之合。

没想到,成了坐馆之后,竟成了“胡须坤”噩梦的开始。

五、

刚当坐馆没几天,屁股还没暖热,“胡须坤”便被阿SIR请去“喝茶”。

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但凡有事儿,不管是阿猫阿狗打架啦,商铺被喷漆淋油啦,社团之间关系紧张啦,只要疑似与胜和有关,“胡须坤”便被拉去“喝茶”。能怪谁呢?“胡须坤”一介武夫,又不会打哈哈搅浆糊,像“白头仔”那般圆滑,所以胜和一有事儿,阿SIR头一个就找身为坐馆的“胡须坤”,“胡须坤”也没得逃,一找一个准儿。

“胡须坤”这才发觉,“坐馆”这个位子,坐着也不舒服。原来诸班叔父们早就知道:阿SIR盯上胜和了,坐馆则是阿SIR的头号目标,坐馆虽说是名义上的社团老大,实际上也是个烫手山芋。所以这次选坐馆,叔父大佬们一改热情纷纷退出,将一介武夫“胡须坤”推举上位。

“胡须坤”当了七个月坐馆,有四个月的时间都在陪阿SIR“喝茶”,被江湖上的波谲云诡折腾地心烦意乱,七个月就开始挂名不管事儿了,一个人跑到内地某洗浴中心“退休”了。

“胡须坤”算是真正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

这还没完,你想丢下江湖,江湖却不会放掉你。

六、

此前,“胡须坤”在尖沙咀投资了几间酒吧。合伙人有“傻福”、“傻泽”兄弟,十四K教父“胡须勇”,自己的门生“跛手英”等。“跛手英”是“胡须坤”最得意的门生,为人精明强干,早年做翻版生意赚取亿万身家,人称“翻版大王”,后来阿SIR查得厉害、翻版做不下去了,转身做起夜场生意。“跛手英”与“傻福”、“傻泽”关系也不错。

“胡须坤”对“跛手英”也是相当信任,酒吧便交由“跛手英”管理。某次“傻泽”在酒吧玩耍,与十四K的看场发生冲突,随后与十四K合伙人关系恶化,与“傻泽”、“傻福”站一条线的“跛手英”,出面将十四K合伙人踢出局。双方爆发激烈冲突,某次一家酒吧被投燃烧弹震惊江湖,据称就是“跛手英”幕后主使。

有钱有人的“跛手英”态度非常强势,让对手恨得牙痒痒。对方派人将“跛手英”心腹砍成重伤,“跛手英”坐不住了,找到大佬“胡须坤”为自己做主。

此前当坐馆就被搅得焦头烂额的“胡须坤”,只有劝“跛手英”忍一忍、让一让,“江湖险恶,不要由着性子乱来。”“跛手英”哪里听他的。

“不为门生做主,我拜你大佬何用?!”“跛手英”转身拜到胜和另一元老“鸡脚黑”门下,正在厉兵秣马与准备与对方决战之前,“跛手英”当街被斩,一命呜呼。

消息传来,在深圳湾畔晒着惬意阳光的“胡须坤”,良久无言。奔波一辈子够辛苦了,想那么多恩怨是非,还不如静静享受眼前的安稳。

尾声:

放下一切的“胡须坤”,已经不再过问江湖事,在好友“傻福”开的一家水疗中心过着养老生活,“傻福”也够义气,每月给足生活费,“胡须坤”也过得悠闲。

“胡须坤”没事也会跟老友去KTV唱歌,最喜欢的便是张国荣的《沉默是金》,“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任你怎说,安守我本份,始终相信沉默是金……”在人群中独自用沧桑的声音,唱着这首上世纪的金曲。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yongming.com/tqly/tqly/180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