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题中的影片排序是个人推荐顺序。与以往相同,本文“无剧透”,但会涉及“片尾有无彩蛋”(非具体内容)以及“是否涉及电影宇宙”,如果这点您接受不了,请在看过开头简述后关闭本贴,以免影响您的观影心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包括豆瓣评分,都是“个人主观评价”。看电影这件事从来不存在“客观”角度,所以无论结论是否符合您的预期,它都不是标准答案。影评也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单一主观的评价标准与看待电影的角度和维度。牛年春节共有“7部”新片上映,其中除《熊出没·狂野大陆》外,其余六部我已观影完毕。初一首映当天就连看了五部,从上午10:35一直看到次日凌晨1:03;第六部《哪吒重生》是在2月6日看的IMAX超前点映场……为了不耽误您春节的宝贵时间,我将结论前置,而后再展开说明。截止发稿日零时(2月14日零时),豆瓣上七部新片的评分排名如下:1、你好,李焕英(8.3)2、人潮汹涌(7.4)2、新神榜:哪吒重生(7.4)4、刺杀小说家(7.2)5、熊出没·狂野大陆(6.9)6、侍神令(6.2)7、唐人街探案3(6.0)
按截止时的全国票房(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排名:
1、唐人街探案3(21.91亿)2、你好,李焕英(7.87亿)3、刺杀小说家(2.59亿)4、熊出没·狂野大陆(2.09亿)5、侍神令(1.39亿)6、新神榜:哪吒重生(1.15亿)7、人潮汹涌(0.66亿)国内三大电影评分平台:豆瓣、猫眼儿、淘票票。后两者本身也是电影出品(投资)公司,所以势必会对自家作品有评分倾斜,相对公平的还得是豆瓣网。票房与个人选择关系不大,但与影院排片关系很大,各大影城经理都会依据“上座率”排片,而票房高即为上座率高的电影。虽说票房高低与影片好坏无必然联系,就如目前票房冠军的《唐探3》在豆瓣评分上竟然排倒数第一,这只能说明它是观众最期待或市场营销最成功的电影。如果您想观看票房低的片子,如《人潮汹涌》或《哪吒再生》,个人建议尽早买票,因为越往后排片量越低。鉴于《熊出没》一片我没看、也不打算看,故本文不作评价。就个人而言,六部电影中除了《侍神令》不值得浪费时间以外,其余五部均各有特色,也都值得进影院一观。其中给我最大惊喜的是刘德华主演的《人潮汹涌》、特效最棒的是《刺杀小说家》、动作最燃的是《新神榜:哪吒重生》。现简述新片适用(不适)人群如下:《你好,李焕英》适用人群:春节档唯一适合全年龄、全家庭成员观看的喜剧电影;喜欢贾玲、张小斐、沈腾的观众;喜欢上世纪80年代怀旧风的观众。不适人群:不喜欢结尾煽情、大过年哭一抱的观众。《人潮汹涌》适用人群:喜欢刘德华、肖央、万茜的观众;内含多处致敬其它影片的融梗,会让老影迷惊喜连连;片中有演员表演方面的讲解,即涨知识又很有趣。影片的爆笑程度不亚于其它春节档影片,同时喜剧包袱的设计又比别家高级。不适人群:学龄前儿童、七十岁以上的非影院观影爱好者。《新神榜:哪吒重生》适用人群:喜欢追光动画电影《白蛇:缘起》的观众;喜欢上美厂老版《哪吒闹海》的观众;喜欢燃爆动作(动画)大片的观众。不适人群:自认为它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续集的观众。《刺杀小说家》适用人群:喜欢雷佳音、杨幂、于和伟的观众;对青年导演路阳有信心的观众;喜爱魔幻特效大片的观众。不适人群:不喜欢剧情稍微有点绕的观众。《唐人街探案3》适用人群:喜欢前作(电影、网剧)的观众;喜欢日本文化的观众。不适人群:不接受叽叽喳喳、闹闹哄哄电影的观众;不爱悬疑推理小烧脑的观众。《侍神令》适用人群:原著游戏粉;喜欢陈坤的观众;不适人群:不喜欢浪费时间的观众。哦了,着忙的同学看到这里就可以了,赶紧买票支持中国电影产业去吧。还想进一步了解或已经看完电影的观众,欢迎继续阅读、共同探讨。以下排序为个人观影顺序:新神榜:哪吒重生
(首映日:-2-12/观影日:-2-6IMAX3D超前点映场)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爽、爆、燃的动画大片!“追光动画电影宇宙”的第二部作品,系喜爱《白蛇:缘起》的影迷必看佳作!
因年横空出世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豪取了近50亿的票房,暂列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亚军之位,故必然有大量群众以为《魔童降世》是近年首部以“哪吒”为题材的动画电影。今年春节档的《新神榜:哪吒重生》不是《魔童降世》的续集就是跟风之作。可惜这俩结论都是错的——《哪吒重生》是“追光动画工作室”的作品,所以不可能是可可豆动画室《魔童降世》的续集。高品质的3D动画电影,制作周期都很长,通常要3~4年、甚至更久,所以不可能在火了一部《魔童降世》之后就迅速再做一部出来。据内部人士爆料,《重生》的立项时间早于《魔童》,先看到了《魔童》也无非是“饺子”(《魔童降世》导演)先完工的呗。《白蛇:缘起》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口碑票房双丰收,大家可以把《哪吒重生》理解为未来可能会与《白蛇:缘起》相交集的“追光动画电影宇宙”的第二部作品。《白蛇》与《重生》的导演是同一人,名叫“赵霁”。赵导在采访时也曾提过,他在创作以“哪吒”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时,同行还未使用过(指近年)此人物,团队其他成员也颇具微词,觉得哪吒不好拍,是他个人的坚持才终于促成这部《哪吒重生》。虽说《魔童》与《重生》没有关联,但毕竟是描写同一个人物,所以难免要对比一番。我不认为《重生》能达到《魔童》的票房成绩,因为二者的受众有明显不同。首先《魔童》是对原著故事的改编,虽然角色性格设定有大幅变化,但故事框架没变。仍然是哪吒出生到肉体毁灭的过程,主角哪吒处于儿童时代,适合孩子看;另外,《魔童》的亲情线(父子、母子)也能戳中大众泪点,所以成年人也爱看。所以《魔童》实际是面向所有观众的电影。可您还记得《白蛇:缘起》上映时的宣传么?那是面向成人制作的动画电影,不适合孩子看。《重生》亦如此,它的主要受众群是成人不是学龄前儿童,所以论票房,《重生》十有八九干不过《熊出没》。本片就感情线着墨较少,虽说也有父子亲情但基本一笔带过,不易令观众产生共情,所以《重生》也难以达到《白蛇》的票房成绩,后者的爱情故事着急赚到了很多观众的眼泪。既然感情不是影片主旨,那么《重生》的主要看点就剩两个了:一是华丽、燃爆的动作场面;二是初现雏形的电影宇宙布局。《重生》的故事时间设定在近未来;地点为虚拟城市,落后地区的角色着装近民国风、富人区的高楼大厦、室内设施又含软科幻色彩。人物关系依旧遵循原著,为哪吒对抗东海龙王及龙子敖丙。只是这回的哪吒是其第N代转世。如果非得纠结是哪个系统的哪吒转世,影片也给了明示,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年推出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里的那位哪吒的转世。片中有对经典致敬的桥段。新一代哪吒是位酷酷的“机车男”,改车技术一流、骑车的技巧也近似无敌,这为片中的另一设定“机甲元素”埋下了伏笔。除正反双方以外,《重生》还有一位重量级角色,即新哪吒的导师。若未来真有“宇宙”,那此导师必然是重量级角色,关于他的身份是片中设计的一处悬念,想知道就买票去看吧、必有惊喜。片尾有两处(3个)彩蛋,同MCU(漫威电影宇宙)常规彩蛋的风格相同,第一枚衔接自身,即《哪吒重生》的续集;第二枚若不是故意放烟幕的话,那将是未来“追光动画宇宙”的第三、四部电影,是的,第二枚彩蛋同时包括两部未来新片的预告,按上映时间排分别是年的《白蛇Ⅱ:劫起》和年的《新神榜:杨戬》。想知道如何将古代的《白蛇》和近未来的《哪吒》连到一起?片尾彩蛋已给出答案,记得要看哦~~~最后聊聊影片的优、缺点:电影中有多处“向星爷致敬”的梗,伊始的长镜头就明显致敬了《功夫》。另外,片中很多画面设计、运镜风格非常像“游戏过场动画”。这不是贬义词,美国、日本的3A级游戏大作的过场动画,其演出效果丝毫不弱于一线动画电影。只是《重生》的动作多少有些——硬,这可能是主创的故意设计,因为它能凸显动作的凌厉以及速度感。如果用格斗游戏作类比,在下浅见,同为2D格斗游戏,《拳皇94》的动作就比《街头霸王2》硬,这与动作的过渡帧多少息息相关。《重生》的缺点与《白蛇》一样,依旧是角色脸部建模太过简单和干净了,以至于我有点相信这就是追光工作室本来想要追求的画面风格。因为《重生》的场景设计,其精细度较《白蛇》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应该不是技术的事儿。去年写《白蛇》时我说人物脸部建模顶多达到PS3游戏的水准,这部《重生》还是给我一种PS3的感觉,所以触发了个人的减分项,否则还能多给半颗星。春节档两部动画电影,我只选其一已足够表明立场了……侍神令
(首映/观影日:-2-12)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如果您觉得《晴雅集》一般,那么在我看来,《侍神令》较前者并未做到全面超越。此片为春节档唯一不值得为其浪费时间的电影
电影是团队制作、但主要反映“导演”意图的艺术形式,起码在中国内地,电影仍是“导演中心制”的(好莱坞电影是制片人中心制),这就是为啥在看电影之前,还要了解导演是谁的原因,也算观影的重要考量指标。与被突然无故下架的《晴雅集》一样,《侍神令》的源头也是日本魔幻小说《阴阳师》!不同的是,《侍神令》是二传手,它并非改编自小说,而是改编自《阴阳师》游戏,但游戏是改编自小说,所以我说电影是“二传”。我不太了解这款游戏,鉴于本人同样为游戏爱好者,所有主机或PC上的3A级游戏大作,就算没玩过也至少会了解其相关信息,而这款游戏我一点都不了解,故推测八成是手游或网游,请原谅我心中确实存有游戏鄙视链……因为不了解,所以偶对郭敬明没有成见,既不捧、也不黑。单从电影角度,两部同源的“阴阳师”电影,后上映的《侍神令》虽然看上去更靠谱,但实际结果,个人认为《侍神令》并未对《晴雅集》造成全部碾压。《侍神令》除了“陈坤”的表演以及女配们的颜值以外,几乎再无看点。且陈坤塑造的“晴明”也未见得好过“赵又廷”。不排除我被先入为主,但确实陈坤的扮相及动作既不潇洒大气、也不从容淡定,气质上略输赵又廷版。《侍神令》中的女主饰演者“周迅”,比郭小四版的“王子文”与“春夏”加一起腕儿都大,可惜导演没给迅姐发挥机会,无论出场时间还是角色设定都是工具人级,就这个角色而言,完全没必要找顶级咖来演,除非续集另有布局……《侍神令》的第二男主角“袁柏雅”由“屈楚萧”饰演,如果说晴明一角,陈坤与赵又廷算各具特色,那么柏雅一角,屈楚萧版和“邓伦”版相比,根本没在一个档次上。这么说吧,屈楚萧饰演的柏雅都不及片中的CG角色,你就说还能看不吧?至于宣发方鼓吹的视觉特效,不知是钱没花到刀刃上啊?还是导演功力不足,反正目测都能看出假来,就如片头的森林一景,在大银幕上妥妥展现了TVB级的室内剧画风,一看这森林就是在摄影棚里搭的景儿。所谓实景都这样了,那特效也就可想而知了,基本也就停留在《捉妖记》的水准吧。真想看国产电影中的顶级特效,推荐去看《刺杀小说家》吧~~白瞎一手好CAST、让导演打个稀螚。哪怕是找“李忠志”设计的动作场面都毫无亮点可言;日本大师梅林茂的配乐也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所有锅都由导演来背吧。片尾CAST全部出完之后,有个2D的动画彩蛋,暗示本片有续集,看来真是钱不够了,要不此彩蛋也不至于做成电梯广告的水平……最后,我等着看网传《侍神令》“抄袭”《雷神》的对比图片,否则单说《晴雅集》抄袭《奇异博士》,那就是故意黑郭老四,哈哈~~~人潮汹涌
(首映/观影日:-2-12)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春节档唯一一部主角、配角全部演技在线的电影,也是本档新片瑕疵最少的一部。不仅爆笑指数高,还有各类惊喜不断的“小彩蛋”,推荐所有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