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铭14岁的泰拳小子,未来的健美先

在新东方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中,不乏钢琴十级、极具绘画天赋的才子才女,也不乏分数高、口才好的学霸,但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自己“八岁打泰拳,三次KO对手”的学生或许只此一个。

张嘉铭,初三(3)班的学生,14岁,目前是橄榄球社的一员。打泰拳,练巴西柔术,爱健身,爱滑板,爱橄榄球,他仿佛总有宣泄不完的精力,往对面一坐就像一枚浑身蓄满能量的小炸弹。他坦率、直接、特立独行,任何选择的理由不过一句“我喜欢”;他生活简单得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但对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又都万分笃定;他对成绩没有太多追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在这个年纪就能有这般果敢,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财富?

自幼修习“八条腿的运动”

张嘉铭小时候就是个不安分的孩子,调皮、爱打架。后来爸爸觉得与其让他到处招惹是非,还不如送他去练个啥体育运动。然而,当时只有七八岁的张嘉铭竟然选择了泰拳。

泰拳是一门传奇的格斗技艺,以力量与敏捷著称,主要使用双拳、双腿、双膝、双肘进行格斗,因此也叫做“八条腿的运动”,攻击猛锐,杀伤力大。比赛取胜须将技艺、气力、智谋与精神力量完美融合,但在当下诸多影视作品中,多被误解成一种原始粗野的运动。

张嘉铭的爸爸当然了解泰拳的暴力,但他仍充分尊重儿子的选择。“我爸没有什么不舍得,他觉得我走的每一步都是应该走的,如果我想学他肯定不拦我。”张嘉铭觉得父母的教育方式挺好,他从小到大学的都是自己想学的,没人逼他。当然,充分的自由也是有底线的,张家的底线是不做危害社会的事。“当然我也做不出什么危害社会的事。”张嘉铭笑称。

练了四年拳,参加过四次俱乐部组织的比赛,但张嘉铭还是对第一次上台的情景印象最深。那时他只有九岁,一米五几的个头,而对手却足足有一米八。“我当时挺害怕的,教练给了我一脚我才上去。只记得躲开对方的拳头后我踢了一脚,结果正中对方下巴,他就倒地了,当时还不知道咋回事呢,比赛就结束了。”张嘉铭解释称,人的下颌骨比较脆,震波传到脑子里会造成轻微或中度脑震荡,这就是KO,即把对方击倒,使之无法继续格斗下去。

除了泰拳,张嘉铭还学习过集综合格斗竞技与系统自卫于一身的巴西柔术,“招式挺复杂的,也挺好看的”。少了诸多束缚的张嘉铭不断感叹自己的童年“过得挺爽”。

玩橄榄球“特爷们儿”

张嘉铭选择国际高中与中考、高考都没关系,不过是自己想来就来了;在加入橄榄球队之前也曾参加过其他社团,但不久就退队了,因为“不大符合我的个性”;他喜欢橄榄球队,原因同样很简单,就两个字:干脆!有事说事,没事不开无聊的会。

因为看过不少打橄榄球的电影,张嘉铭对这项运动颇有期待,但他获得试训机会还源于自己在校运动会米赛跑获得第一,其出色表现得到球队羿成勇老师的认可。虽然试训时“挺吓人的”,七八个人里面只留三个,但他还是凭借自己“挺壮”的优势成为球队跑锋。

半年的球队生活让张嘉铭和其他队员一样崇尚“橄榄球精神”,但他表述起来却又带着浓浓的张式味道:“那是种说不来的感觉,有男子汉风范、硬汉风范,特爷们儿!”在张嘉铭的字典里,“爷们儿”这几个字同样很简单。“有责任感,办事不磨叽就是爷们儿。”这种爷们儿风范充分体现在球队每周两次的训练中,不论风雨张嘉铭从不缺训,即便生病见习也要来。在他看来,“自己的意志支撑队友,不是生病了这个队就不需要自己了,每个人在橄榄球队都能发挥很大作用。”

在张嘉铭的认知里,橄榄球队就等于最牛的队伍,里面有像“老爸”一样的唐海岩教练。张嘉铭虽称他一声“老唐”,但敬重之情却溢于言表:“我觉得他就跟我爸一样,特别会教育人,就算打完我骂完我,我还不烦他。当然,唐教练肯定是不打人的。”

张嘉铭认为羿老师和唐教练是最佳选人二人组:羿老师负责在全校海选体能好的人,“把能跑能跳的都挖来了”;而唐教练的二次筛选则更重人品,“主要是从球品看人品,有的人打球小动作多,有的人打完了就骂,骂裁判,这都不好。”人品如何对橄榄球队的声誉很重要,张嘉铭称,“一个队员不可能只有训练的时候是橄榄球队的人,不训练的时候就不是了,橄榄球就跟烙印一样,会跟一辈子。”

健美是终身梦想

张嘉铭的生活特别简单,几乎都是围绕体育的。他坦言:“我是饭可以不吃,爱好不能丢。”而他目前最大的爱好就是橄榄球与健美。张嘉铭练健美的初衷只是为了吸引眼球,但后来却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每天晚上一下自习便直奔健身房,健身房关门才离开。他准备在18岁那年拿到职业健身卡,然后参加职业健美比赛。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巨匠米开朗基罗塑造的《大卫》很美,张嘉铭直言参加职业健美比赛也是为了选最美体型,“就是让评委评论身上的维度与线条符不符合审美标准。”

张嘉铭称自己的代谢率很高,一天吃三碗米饭就跟别人不吃一样,因而他拒绝有氧运动,只做力量型运动,例如现在很流行的举铁。张嘉铭会时刻观察自己的体型,哪里不够完美就专门练哪,而且健美眼光越来越苛刻,“如果觉得哪块儿不平衡就会特别难受,光这事就能烦半天。”

刚上初三的张嘉铭还打算在学校创建“健身社”,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叫‘健身社’还普遍点,叫‘健美社’可能大家就想多了,想成大块肌肉的那种。”张嘉铭自己说着就笑了出来。

原来的张嘉铭对上大学这件事并没有太深的执着,他只想开一所健身俱乐部,因为据他推断,现在的人现在越来越注重健康,健身在将来肯定很有市场。但现在的他却认为,就算自己做个运动员也要做一个高素质的运动员,不能像国足那样。

张嘉铭的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坏,对此他看得很淡。“但我得考托福,因为那是门槛,门票我得有。”他所说的“门票”是前往加拿大学习生命健康的机会。

联系我们

官方网址:







































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yongming.com/tqly/61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