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的基本动作与技术:
一.泰拳的预备式(格斗式)
由站立开始,(1)两脚前后斜线拉开,比肩略宽,左脚在前,脚尖内扣,右脚在后,脚跟微抬,重心落在两腿之间,前脚尖与后脚根在同一水平线上。(2)身体侧对对方,收腹含胸收紧下颚,左臂在前,置于左胸前,略高于下颚,右臂在后靠近右肋,右手握拳,置于下颚前方,右势(反架)动作相反。
二.拳法A刺拳:又称前手直拳,由左手发起(反架为右手),身体向右微转,力由腰发,送肩出拳,拳锋击打对手下颚,随后立即收回,刺拳可以用作一种迷惑对手的手段,干扰分散对手的注意力,以便能够施以后手重击。刺拳在格斗中也起到一定的得点和攻防转换作用。
B直拳:又称后手拳,作为一记重拳,直拳由右手发起(反架为左手),右脚旋转,脚后跟抬起,前脚掌蹬地通过扭转身体和腰部将全身的力量集中的拳锋上,送肩出拳,击打对手的下颚或腹部(击腹时身体重心下沉),同时前手收回防守头部,以防对手进攻。击打后迅速收拳,恢复格斗式状态。相比刺拳,直拳的力量更大,能有效的打击和震慑对手。
C摆拳:左右手都可以打出强有力的摆拳,出拳时根据方向扭转身体和腰部,开肩压肩反肘,小臂弯曲(根据击打距离决定弯曲角度),用拳锋击打对手下颚或两肋,同时另一只手护住头部,以防对手进攻,当摆拳击打头部时,肩、肘和手腕要保持同一水平线,击打两肋时重心下沉。
D勾拳:左右手均可打出强有力的勾拳,为产生力度,要重心下沉,膝部弯曲,两脚蹬地转腰,配合手臂迅速落下提起,小臂弯曲成90度左右成钩子状,用拳锋击打对手下颚或腹部,为加快出拳速度和隐蔽性,手臂下落时肘部尽量不要超出腰部,同时要注意防守。
E组合拳:在比赛中根据场上情况灵活运用ABCD四种拳法对对手进行组合式攻击,组合拳进攻要有变化,不能只攻击同一部位,要上下左右相结合,同时要主要对自己要害部位的防护。
比赛通常是在移动战中进行,所以任何拳法都要由娴熟的步伐相配合。
三.肘法(左右肘均可打出强有力的肘击)
A横肘:又称平肘,是泰拳中最常用的一种肘法。双脚放松,左脚向前上步(反架右脚)抬起肩膀,使肘部向身体躯干倾斜90度,转动身体和腰部,小臂收紧,用左肘或右肘发起攻击,同时另一只手抬高护住太阳穴收紧下颚,防止对手使用同样的进攻手段。
B摆肘;从格斗姿势开始,踮起脚尖,一侧肩膀抬高,前臂下垂,在对手的头部附近作逆时针旋转,用肘尖攻击对手。
C正挑肘:先前上步双膝略微弯曲,踮起脚尖,肘部向上抬起,与身体成九十度,整个身体上顶,用力使用肘尖实施攻击,正挑肘是一种近战技法,需要先进行一些佯攻运动,比如刺拳,可以掩护自己靠近对手,再实施肘法攻击对手。
D斜挑肘:此肘法动作要领与正挑肘基本类似,只是肘部的击打方向为四十五度斜角,此肘法通常运用在膝部攻击前;在肘部击打之后,前臂下落,抓住对手的后颈部实施膝部攻击。
E跃起砸肘:左腿先前上一小步,腾空跃起,同时朝正上方抬起右臂,然后,右臂猛地下落,利用肘尖实施攻击。这种技法可以攻击对手的头顶,将其击倒或者使其头部破裂。这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肘部,使该技法产生了极大的威力。
F该技法的实施方法与跃起摆拳基本类似。左腿向前一小步,然后腾空跃起,提起后腿,向后踢腿,右臂同时进行横肘打击。
G反肘:又称转身肘,对手进攻时身体迅速反转,出其不意抬肘击打对手面部或提肘由下而上用肘尖攻击对手下颚。
四.膝法
A冲膝:屈膝前撞,力发自臀部前挺,双手前提,如戒备姿势,与步法配合,如上右步即冲左膝,上左步即冲右膝发力撞向对手胃部、肋部、胸膛或下颚。
B侧顶膝:又称弯膝,上步贴近对手,以此同时一只手或是两只手按住对手的颈部一侧。当准备左膝攻击时要使用左臂,反之亦然。膝盖从外向内呈弧形运动,对准对手的两肋击打。
C箍颈膝:箍颈膝是拳手以两手扣对方头部,左右旋摆,使对手失去重心,同时可顺利施展膝技,此膝技是上述膝法的延伸技法,攻击目标一般为心窝、胸部。
D飞膝:前腿上步,腾空跃起,借助跃起产生的动力,后膝向上猛撞对手的下颚。
五.腿法
A扫腿:又称鞭腿,左右腿均可击出势大力沉的扫腿,以右扫腿为例,抬起右脚,身体向左拧转,左支撑腿以前脚掌为轴,脚跟离地内旋配合身体左拧,右腿呈弧线向目标踢出,力达脚面和胫骨,左腿反之。扫腿的击打目标为大腿、两肋和头部,根据击打部位决定踢腿的高度和角度。
B蹬腿:以左腿为例,蹬腿时右脚撑地,将身体推前,同时抬左腿提膝、送跨、脚底冲对手蹬出,劲源于臀部和腰部,发力蹬对方胃部、胸部和头部。右蹬腿动作要领相同,抬右腿完成动作。在格斗中,前蹬腿通常用于阻击对手进攻、迎击,后蹬腿用于进攻,可跨步蹬出。
(图为曹教练与泰拳王雅桑克莱、考.菲泰克斯等)
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